449 势力如云、东渡计划!_让你卧底,没让你嚣张到当大佬
第三小说网 > 让你卧底,没让你嚣张到当大佬 > 449 势力如云、东渡计划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449 势力如云、东渡计划!

  看着累到瘫倒的天养生一众人,再看虽然衣衫碎裂,脏乱不已,但却依旧还昂然而立,不掩其潇洒气质和睥睨天下的气势,单英和敖明的美眸都不禁浮现出难以掩饰的神采。

  其实,如果跟这样的男人过一辈子,似乎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。

  尽管,这个男人实在是花心大萝卜。

  但能力爆表的男人,不正是抢手货么?

  张嚣没留意单英和敖明的动静。

  此时,他沉浸在自成一派的领悟当中。

  毫无疑问,跟封于修、天养生和布同林等人恣意切磋后,对他的开宗立派有着不可估摸的促进作用。

  他自身的武道,又迈入了一种新的境界。

  天养生等人在休息缓和着,不时留意着张嚣的举动。

  同时,他们在心中暗暗骂着张嚣表态,但又欣喜于跟这样的年轻枭雄。

  他们每一个,拿到世界各地都是顶尖高手,甚至是顶尖的超级高手,更遑论放在帮派里面了。

  也唯有张嚣这样的年轻枭雄才能镇得住他们。

  夕阳缓缓爬下天边。

  漫天的云霞也悄然隐匿在广阔的天际。

  霓虹灯,开始闪烁于半空。

  在敖明的示意下,休养过来的天养生等人悄然离开。

  等张嚣不知不觉中回神过来之际,便发现偌大的练武场里,只剩下敖明跟单英两人在小声的谈笑。

  张嚣摇头失笑,暗自感慨以前的那些道士悟道,一坐就是一整天,原来不是虚构的。

  当一个沉浸在一件事之中时,时间便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。

  不过此次的收获甚大。

  只要张嚣将脑海里的雏形化为具体,便可以逐渐完善,而后登堂入室,成为开宗立派的非凡宗师。

  “饿了没?去吃饭?”

  张嚣拍了拍身上的尘土,走到敖明单英面前问道。

  敖明白了他一眼道:“几点了?你说饿不饿呢?”

  单英抿嘴一笑,显然默认了敖明的直怼。

  张嚣耸耸肩道:“今晚带你们去吃吃补身的东西。”

  “吃什么?”

  敖明问道。

  “狗肉。”

  张嚣看了眼单英,挑挑眉笑道。

  练武之人,绝不可能有不吃肉的。

  而狗肉,则是所有肉类之中最补之一。

  果不期然,单英听到要吃狗肉,脸上没有半分嫌弃之意,显然是默认接受。

  至于敖明,更是不会拒绝。

  “可以倒是可以,但你是不是要先解决了阿英合一门武馆什么时候开张,什么样的进程,如何操作等等的问题先呢?你总不能给她找了一间武馆就撒手不理吧?好歹你也受了合一门的影响,才有今天的武道成就。”

  敖明点了点头,倏然话锋一转,颇有替单英抱打不平的意思。

 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,她跟单英是真的相处出了姐妹情。

  毕竟,她们的身世差不多,如今也几乎是只影形单的孤独女人。

  而且她们同为练武之人,自然有相同的爱好,有共同的话题。

  单英听后,虽然没有说话,但却美眸灼灼的看着张嚣。

  张嚣这么快行动,帮她找到武馆,她自然是十分开心的。

  但如果张嚣能帮她把合一门的声威与声势重铸辉煌,她必然会更加高兴,甚至极有可能喜极而泣。

  到时候,以身相许也不是不可能。

  单英啊单英,你在想什么呢!

  一瞬间,单英想到这些之时,俏脸忍不住泛红。

  张嚣不会通心术,自然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猜到单英在想什么。

  不过他见单英莫名其妙的脸红,却也大致猜出单英肯定想到一些非同寻常的东西才会如此。

  他朝单英眨巴下眼睛,然后没好气朝敖明说道:“说得我好像很没良心一样。”

  稍一停顿,他脸色一变,笑眯眯对单英说道:“阿英伱放心,具体如何做,我已经心中有数了。”

  港岛的武术氛围,哪怕再落幕,始终都要比内地很多地方都浓郁许多。

  要知道,武馆文化在港岛几乎可以撑起半个港岛史。

  而油麻地,就曾经是港岛武馆最多的地方。

  没有之一。

  只是油麻地这里现在商场店铺林立,再没有以往武馆一条街的景象而已。

  恰巧,给单英找的这间武馆,便是在油麻地这里。

  而且是最大最气派的武馆。

  油麻地如今是李富的天下,让李富找个武馆,简直是手到擒来之事。

  港岛的武馆文化,追溯起来,源远流长。

  清末民初,武术开始在南方盛行。

  早年南来武人为求温饱,多在各种工会授武,之后才逐渐以其他社团为基地发扬武术传统。

  稍有名声的,进而设馆授徒,并发展出独有的文化和承传形式。

  但毕竟习武者多来自低下阶层,学费不得不低廉。

  尤其是南方的武师或偷渡,或用其它方式过来港岛后,更是难以解决温饱问题。

  这便是因为港岛寸金尺土,师父收入有限,武术之路并不好走的原因之一。

  同时,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南派师傅还会兼治跌打的原因。

  所以,很久之前,武馆和跌打馆便密不可分。

  五十年代,一场国术擂台赛带来的热潮令国术进入普罗大众的视线。

  据调查,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全盛时期,全港国术馆多达近千间,习武者多达数万人。

  但后来因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排斥,各类武馆在七八十年代开始慢慢走下坡路。

  除了被民众和警方视为纷争所处地,部分武馆还开始和社团活动有关。

  不过也不难理解。

  若不是宗师,或者是极为有威望的师傅,徒弟遍布港岛,想混口饭吃,甚为艰难。

  更不用说大富大贵,地位不错了。

  所以,有些徒弟学有所成,甚至只学了几分后,便被社团高价挖过去,成为金牌打手,甚至成为红棍、双花红棍。

  毕竟,在枪支不算非常盛行的年代,能打,就代表着有出人头地的机会。

  所以,这也是为什么直至今天,很多社团的打手都挺能打的原因。

  因为好些中老一辈混江湖,混社团的,没有真本事,压根不可能混到今天。

  同时,这些人也有传人和心腹。

  想要让传武国术彻底断层,那是不可能的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isan.cc。第三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disan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